上文提到,羽毛球場上,兒子失了球,媽媽在旁為他打氣,想攬住兒子卻被推開,兒子情緒久久未能平復。羽毛球教練為了調停狀況,為母子傳話。

一、媽媽的話

林sir,你講句公道說話。我唔似得其他家長呀,我身體力行,花錢之餘,仲花時間陪住個仔行成長嘅每一步。學校嘅所有活動,佢所有嘅興趣班,可以嘅我都參與。我希望了解個仔嘅一切,佢讀書成績點樣可以好啲,打波點樣可以進步啲,彈琴點樣可以投入啲。我從來都冇俾壓力佢,佢成功我讚佢,佢失敗我鼓勵佢,陪佢一齊搵方法解決。

唉!近年佢越嚟越難攪,講唔夠幾句,小小事就發大脾氣,或者唔啾唔睬。問十句答一句,反叛期吖嘛,青春期荷爾蒙唔平衡吖嘛,我都明白,我都忍讓(眼圈開始紅),但又有邊個明白我嘅付出!

二、兒子的話

我知阿媽錫我。但係佢真係越嚟越煩,我真係頂佢唔順。佢無時無刻都係我身邊,我做所有嘢,乜嘢佢都要加把嘴,講埋啲冇用嘅嘢,佢把聲又尖,我聽到佢把聲就頭痛!

點解佢唔可以好似其他啲阿媽咁去咗返工,或搵番佢自己啲朋友,等我可以靜下!佢而家全方位入侵我嘅生活,我比啲friend笑,話我係mammy’s boy,叫我返屋企搵阿媽!

三、阿Sir的話

「清官難審家庭事」,各說各有理外,當中仲夾雜咗「愛」,同「我做一切都係為你好」呢啲高尚情操,攪到件事更加複雜,更難定對錯!

***

愛護孩子的家長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以內為孩子提供「最好」,爸媽用自己的尺,去量度為孩子準備的「最好」,以自己的意願去成就孩子。可是,當孩子心中的最好和意願,與父母心中的最好和意願,出現落差、分歧的時候,應該以誰的最好和意願為依歸?絕大部份的時候,父母會認為自己的識見和歷練一定比孩子廣,所做的決定一定比孩子正確;於是,孩子長期成為輸家,積壓久了,他總有辦法讓爸媽知道他不開心,從情緒和行為發洩不滿。就像以上的兒子一樣,把球拍摔斷,狠狠的發脾氣,而媽媽卻仍在霧中,不明所以。

突然想起 Vanessa Mae。這位譽滿全球的小提琴家,與她母親的恩怨情仇,跟其音樂成就同樣峰迴路轉。筆者記得這位虎媽曾經說過,她為世界成就了傑出的音樂家,自己卻失去了女兒!她們的故事當然是極端了些,但道理其實一樣。爸媽們必須要調節、放下自己心中的尺,了解孩子的想法,尤其是當孩子漸漸長大,他們需要空間去嘗試、去體會、去做錯、去修正。請讓孩子學習成長。

若是真的遇到困難,嘗試找一位你信賴的親友,當孩子的Mentor(人生導師) ,透過第三者,放下一些情意結,把關心和經驗傳遞。


為作者讚好︰ 點擊前往

Aunty Anne 解憂信箱︰ 點擊前往 (歡迎師長就父母子女疑難來訊提問,亦歡迎師長來訊感想)

圖片來源︰由作者提供

【本文經Aunty Anne同意轉載,歡迎到訪作者專頁了解更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