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社區中心帶幼兒和親子班的C姑娘表示,疫情緩和之後最近重新開班,察覺到班上的2至3歲的幼童,語言能力發展參差,有些小孩甚至不願意開口說話,叫她十分擔心 。
年幼孩童學習語言,主要透過觀察及模仿大人說話,疫情期間人人帶着口罩、社交清零,上Zoom課堂孩子又坐不定,隔著屏幕亦根本看不清楚口型,轉眼間兩年多過去了,可惜孩子因而錯過了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。
C姑娘續說,家裡有哥哥姐姐的,尚有模仿練習對象,獨生的一群,若有父母著意培訓,亦沒有太大問題,唯獨是爸媽沒有多加注意的,到兩歲還是發音不清,只能講單字或者疊詞,便要努力好好急起直追。
當生活漸漸回復正常,孩子回到幼稚園上面授課堂,眨眨眼便是小學生。如果孩子的智力正常,返學之後學習經驗豐富了,他們想表達的自然更多,然而語言能力卻追不上知識的增長,除了學業成績跟不上課程之外,社交也會出現問題,做成情緒困擾。舉個例子,孩子原本想問另一個小朋友借他手中玩具,由於不善表達,小朋友聽他不明白而沒有理會,孩子自覺已經問過了於是伸手去取,變成搶人玩具,當老師出面調停,他有口難言,炆憎自己不懂得辯解,覺得被誤會,漸漸討厭返學,甚或演變成為行為問題。
可以怎麼辦?
首先,爸媽要多給孩子機會說話,並且延伸句子的複雜性。例如,以前孩子只要小手指一伸,爸媽便聰明地會意把糖果送上,現在要嘗試莊諧並重地耐心引導孩子說出他心中所想,問他究竟是想要糖果?還是要紙巾?還是要玩偶?等他正確地說出想要糖果,再問他想要什麼顏色的糖果,製造對話的機會,讓孩子減少使用身體語言,多練習以語言表達;跟他說話時口型盡量誇張、音調提高、說話放慢,讓他有機會學習模仿;若然進度理想,便是無大礙。否則,請儘快安排專業評估,釐清問題的嚴重性,讓孩子盡早接受合適的治療。
在幼稚園的日子,小朋友之間的比較並不明顯,上小學之後同學之間的較勁卻是無可避免;學習上的理解,認知上的溝通,默書、測驗和考試都與個人能力掛鉤。最叫人擔心的是,智力正常的年幼孩子因為溝通能力不足而失去學習興趣,課堂上坐不定四圍望,很容易被誤會為專注力不足,好端端的被歸類為SEN,從此背負着特殊需要的名號,要翻身,是九牛二虎之力,並不容易。
父母把孩子帶到世上,我們當真有責任確保孩子健康、快樂地成長, 莫要等到別人提醒,才察覺孩子有困難,可能就此錯過了黃金機會,令孩子走上一條困難的人生路。
後記
筆者在網上找了半天,只能找到這條來自台灣的「愛+好醫生」頻道,有關討論和提議都中肯,請大家參詳合適自己的方法。

為作者讚好︰ 點擊前往

Aunty Anne 解憂信箱︰ 點擊前往 (歡迎師長就父母子女疑難來訊提問,亦歡迎師長來訊感想)

圖片來源︰由作者提供

【本文經Aunty Anne同意轉載,歡迎到訪作者專頁了解更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