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大家分享台灣精神科醫生鄧惠文為孩子編制的情緒成長繪本《我不想說對不起》(三采,2019年2月)。

前文:媽媽外出了,家中只剩爸爸和愛麗。愛麗要求爸爸帶她外出遊玩,爸爸因事忙拒絕。拉扯間濺了熱咖啡,兩父女為誰對誰錯,互不相讓…

節錄︰媽媽回來了。愛麗聽見爸爸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事。愛麗很難過。

「我可以進來嗎?」是媽媽的聲音。愛麗沒有回答。

「你要我進去陪你嗎?」

愛麗想了想:「我想要你陪我,但是你不可以叫我跟爸爸說對不起。」

「這樣嗎?那我得想想該怎麼辦。」愛麗等待着。媽媽沒有答應他,也沒有進來。

愛麗覺得很孤單,她從布薕縫隙偷了看,媽媽坐在外面地板上。

「你為什麼不進來陪我?」

「你說如果我進去,不可以叫你跟爸爸說對不起,可是我不一定做得到,所以我就不能進去了。」

「我不要說對不起!做錯事的人才要說對不起,我又沒有錯!」 愛麗哭了起來。

「那為什麼爸爸要你說對不起呢?」

「因為他很生氣!」愛麗告訴媽媽。

「無緣無故就生氣,你的爸爸真討厭?」

「呃…其實是因為他的咖啡灑出來了!」

「只因為咖啡灑了就要你說對不起,你的爸爸真壞?」

「呃…可能是,因為咖啡燙到他的手了!」

「燙到手就要你說對不起,你的爸爸怎麼只關心他自己?」

「呃…爸爸好像有說,萬一燙到我怎麼辦。」

為大家解構一下,故事中的媽媽處理小糾紛的技巧。

首先,媽媽外出後(可能是放工)回家,發現丈夫和女兒在賭氣,兩人互不理睬。太太沒有發丈夫脾氣,更沒有乘機貶低丈夫照顧女兒的能力。知悉問題後便心平氣和地接手處理。抵讚!

設身處地,若你是這位媽媽,第一句會跟女兒説些什麼?

「做咩激嬲爹哋呀?」?

「爹哋做咗啲咩嘢激嬲我寶貝呀!」?

「話比媽咪知你做咩唔開心!」?

「做咩鎖自己係房!?做錯事仲發脾氣!出嚟!」?

這位聰慧的媽媽卻隻字不提,只問女兒是否需要陪伴。反而是小女孩先下手為強,認為自己沒有做錯而拒絕道歉。媽媽知道了原由。卻沒有一語道破。

這位運籌帷幄的媽媽,顯然是花過心思去了解女兒的心性,知道她是硬性子,不能直指問題核心,得拐個彎,把事情由另一個角度呈現一次,一步一步引領女兒認清自己的行為。過程中亦看得出女兒是一個誠實的孩子,說話中沒有取巧,事情如實作答。 她只是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而已。

了解孩子的性格、喜惡、能力、興趣、底線是為人父母必須要下的苦功!以這些資料為根基,為孩子設立適合的規範,讓他們或發展天賦,或為他們修長補短,將來才可成長成材。

故事其實也帶出一些大家日常生活上會碰到的問題。比方說,媽媽外出前是否需「交帶」爸爸如何照顧孩子?媽媽以什麼態度去「交帶」?爸爸對這個「交帶」感受如何?這些情況都像鏡子一様,反映著這個家庭中成員的關係。


為作者讚好︰ 點擊前往

Aunty Anne 解憂信箱︰ 點擊前往 (歡迎師長就父母子女疑難來訊提問,亦歡迎師長來訊感想)

圖片來源︰《我不想說對不起》繪本封面及封底

【本文經Aunty Anne同意轉載,歡迎到訪作者專頁了解更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