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大年初一,一家人穿上襯到絕的喜氣洋洋的紅衣,卻黑板著臉、小女兒紅腫著雙眼,遲到了大半句鐘,才到達外婆家中,與親人團拜。

與五歳小女兒親近的外婆,一眼就知道出了差錯,蹲下問道「發生咗咩事,初一溜溜點解喊呀?」小女兒緊握拳頭,近乎咆吼的大聲說道「小朋友,點解唔可以派利是! !」

原來舊年到朋友家中拜年的時候,媽媽一時貪玩,破了例讓她派利是給其他小朋友。小女兒覺得自己與眾不同,心中牢牢記著了,今年到外婆家,便要求依樣葫蘆。可是,她的媽媽是家中的「拉女」,對上的家姐阿哥的孩子,已經是大、中和小學生,由一個五歲的派利是給他們,實在有點尷尬。況且,媽媽心知肚明,一定過不了著重德行的外婆的那一關,不想又被教訓教子無方,於是堅决不允,但小女兒滿頭問號,又怎會這麼容易聽話合作!一家人糾纏了一番,哭、鬧、氹齊,才能勉強出到門口。

媽媽糊塗了!該打!!

想要學習為孩子設立有效的規範,其中一條鐵規,就是要持之以恆,不要隨隨便便的因為心情、環境、或討個方便貪個得意而改變。年幼孩子思想單純,他們不會理解你的此一時彼一時,只會覺得不知如何拿捏對錯,為什麼上次可以而現在不呢?搞不好甚至會變成鼓勵孩子用扭計來達到目的,若然哭鬧之後父母為了息事寧人而退讓的話,下次孩子求之不得的時候,哭鬧情況只會變本加厲。兩種情況皆不理想。

當外婆把小女兒拉進房間,慢慢給她解釋,傳統上結了婚的人才有資格派利是,笑問她的「老公仔」在哪裏呀!小女兒便破涕為笑,開始有點明白。但同一番說話,若由媽媽來説便沒有同樣的説服力。因為小女兒會問「咁點解上次可以」?!

不知道媽媽是懷着什麼心態去讓小女兒派利是,也許是希望女兒多點經歷,諦造多幾個「第一次」?或者是看見別人的孩子也派了,於是當仁不讓?還是純粹滿足自己打咭搶po 的需要?

筆者認為,教養孩子跟做人一樣,應該腳踏實地,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,衡量自己和孩子的需要和能力,切忌人云亦云。當然,亦無須要鐵板一塊般,只要有足夠的理據和誘因,絕對可以容許例外。但要清清楚楚解釋獎賞背後的原因,有理有據,而不是單看心情,胡亂派福利。

記得《咖喱肉醬的故事》嗎?「…沒有一條十拿九穩的方程式。那怕是做得不理想,只要虛心反省、適時修正。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!」

#派利是

#教子無方

#媽媽糊塗了

#咖喱肉醬的故事


為作者讚好︰ 點擊前往

Aunty Anne 解憂信箱︰ 點擊前往 (歡迎師長就父母子女疑難來訊提問,亦歡迎師長來訊感想)

圖片來源︰由作者提供

【本文經Aunty Anne同意轉載,歡迎到訪作者專頁了解更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