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的義工服務中,時會接觸到自閉青少年和他們的家人,陪伴他們傾談解惑。

18歲的自閉男孩M,對佛學有很深的體會,人亦健談。本在主流學校讀書的他,遇到了新上任的年輕女老師,正值青春期的M ,對異性感興趣,覺得與老師說話時像戀愛一樣,於是常常纏着老師,甚至偷偷的跟蹤老師回家,並向她示愛。老師當然拒絕,不懂得處理複雜人際關係的M,覺得受傷了,情緒強烈得揚言要把老師殺死。最後被判處感化令。

筆者見M,是在他完成了感化令之後。目的是透過一系列生涯規劃工具卡,讓他加深對自己的認識,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、需要、能力和興趣,從而替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。差不多兩小時的傾談中,M表現積極,有說有笑,他樂意分享自己的內心世界,肯定自己的目標和路向。作為一位自閉人士,做到以上並不容易。筆者真心為M高興,並期待下星期的見面。

過了數天,突然收到噩耗, M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。震驚傷感之餘,筆者一再反省,生怕自己當時忽略了M。後來M的媽媽告知,當晩M強烈要求去老師家中,親自向對方承認錯誤,道歉並請求原諒。媽媽竭力阻止,母子倆狠狠地吵了一番,媽媽覺得倦了,轉入洗手間洗把臉,回個頭兒子便已經蹤身躍下⋯

我們見面的一天, M從四十張人生價值卡中,揀出三張他認為最重要的,分別為孝順父母、親密的家庭關係、和健康的身體。M多次提及媽媽,知道媽媽疼愛自己,又知道自己時常把媽媽惹怒,有時更立心與她吵架,所以他想做些孝順媽媽的事。筆者向M提議,與其自己估計,不如直接問媽媽,對她來說什麼是孝順的行為,因為她是受眾,是她的說了算。M明白並點頭稱好,還決定即晚行動。

反思這段經歷,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執著與堅持,無論我們持多麼相反的意見,硬生生的各自堅持己見絕對不是上策。反之,聆聽其實十分有效,不用急於改變對方的想法,也無須要下什麼定論,只要陪伴他們走過這段迷惘的時間,於不觸碰底線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支持他們。試想想,若M的媽媽當晚不大力反對,嘗試認同M認錯的勇氣,甚至提出稍後陪同孩子去找老師,該可以讓M冷靜下來,事情的發展也許會不一樣。

與M雖然只有一面之緣,但筆者不會忘記這位少年 ,他的勇氣和他的真摯都會長留心中。這經歷再三引證耐心聆聽的重要,無論對象是誰。與各位共勉!


為作者讚好︰ 點擊前往

Aunty Anne 解憂信箱︰ 點擊前往 (歡迎師長就父母子女疑難來訊提問,亦歡迎師長來訊感想)

圖片來源︰網上圖片

【本文經Aunty Anne同意轉載,歡迎到訪作者專頁了解更多】